创新国学
首页 > 六壬预测

嘉德秋拍预览|《吴越春秋》中的占卜方式及特点

时间:作者:周易知识库

嘉德秋拍预览|《吴越春秋》中的占卜方式及特点

《吴越春秋》中的占卜方式及特点第。No1温州大学?社会科学版´n,2009《吴越春秋》中的占l-Tb式及特点(临沂师范学院文学院,山东临沂)摘要:占卜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吴越春秋这部汉代着作在抄录前人史书的同时,加入了很多占卜方面的描写,使原本就不乏此内容的史书进一步增加了神秘的色彩,由此也奠定。了其在史学史和文学史上的地位。这些占卜的方式受到汉代阴阳五行的影响,以及从春秋到汉代这段时间内南北文化的交互影响,但带有明显的吴越地区民风和民俗的倾向。关键词:吴越春秋;占卜;文化;民俗中图分类号:C95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3555(2009)01。0048。06DOI:10。38750。issn。。WZU。edu。cn获得《吴越春秋》这部汉代着作,主要取材于《左传》,《国语》和《史记》这类史书,在抄录这些史书的同时,加入了大量的占卜内容,使原本就不乏此内容的作品进一步增加了神秘的色彩,由此也奠定了其在史学史和文学史上的地位。《左传》,《国语》和《史记》中的占卜前人已有大量的研究I14J,但《吴越春秋》中的占卜除了前人有零星的论证外,一直少有人进行专门的研究。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吴越春秋》中增添的大量占卜,考察当时当地民风大六壬占卜方法,民俗及其文化心理和从中透露的文化信息,望就教于方家。占卜方式《吴越春秋》所载占卜的具体用例在书中共有十几处,其中有五处提到了《玉门》和《金匮》:例4。范蠡日:"此素女之道,一言即合。大王之事,王问为实,((金匮之要在于上下。´´[]例5。何大王问犯玉门之第八,臣见王志也。[51从上面的用例可以看到,《玉门》,《金匮》应属于占卜相关的文献,但不传于世,现在通过书名相比附,唯一相接近的就是道家的《黄帝金匮玉衡经》,但是《黄帝金匮玉衡经》与上述的用例相对照也仅有一些似是而非的类似文句而己。孙诒让在《札迄》中说,在占卜过程中所提及的《玉门》,《金匮》等都是六壬式书名,由此他也认定这些占卜方式应属于六壬《癸巳类稿》也提出了同样的观点:"又六壬式法,杂见《吴越春秋》,《越绝书》,俱东汉人作,收稿日期:2008。04。07作者简介:刘晓臻(1981。),女,山东临沂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文献学刘晓臻:吴越春秋中的占卜方式及特点49其语必有所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之《六壬大全》提要中也认为:"《吴越春及范蠡´鸡呜´,´日出´,´日映´,´禺中´四术,则时将加乘,与龙,蛇,刑,德之用大六壬占卜方法,一如今世所传。

六爻占卜起卦方法_大六壬占卜方法_周易占卜与六壬那个准确

而《越绝书》载公孙圣亦有´今日壬午时加南方´之语。其事虽不见经,传,似出依托,今人黄仁生说:"书中还有多次描写吴越谋臣占时卜日以决吉凶,´皆非三代卜筮之法´,而是汉代术数家所习用的´六壬法´,当是作者的杜撰无疑。"[91自清以降,学者们普遍认为《吴越春秋》中占卜的方式是一种六壬式的占卜。六壬,原为术数的一种,是较早的占卜法之一。六壬名称的由来是:在水,火,木,金,土"其法以占卜时日的干支为基准,先以占卜月的季节(月将),占卜日的干支,占卜时的地支,组成六壬课式,按五行生克关系配以六亲(父母,兄弟,妻财,官鬼,子孙),十二天将(青白虎,朱雀,玄武,媵蛇嘉德秋拍预览|《吴越春秋》中的占卜方式及特点,句陈,太常,太阴,天空,天后,六合,贵人),三传(初传,中传,末传)以及四课(第一课,第二课,第三课,第四课)的生克关系而断吉凶"[1训。现在我们来看《吴越春秋》中具体的占卜情况:例6。子胥曰:"尚且安坐,为兄卦之。今日甲子,时加于巳,支伤日下,气不相受。例7。公孙圣仰天叹日:"悲哉!非子所知也。今日壬午,时加南方,命属上天,不得逃亡。非但自哀,诚伤吴王。"I5J9例8。臣今年老,耳目不聪,以狂惑之心,无能益国。窃观金匮第八,其可伤也。

吴王日:"何谓也?"子胥曰:"今年七月,辛亥平旦,大王以首事。辛,岁位也,本也。大吉为白虎而临辛,功曹为太常所临亥,大吉得辛为九丑,又与白虎并重。有人若以此首事,前虽小胜,后必大败。天地行殃,祸不久矣。"[]例9。范蠡日:"大王安心,事将有意,在玉门第一。今年十二月,戊寅之日,时加日出。戊,囚日也;寅,阴后之辰也。合庚辰岁后会也。夫以戊寅日闻喜,不以其不顺之子,君有逆节之臣。【J例l1。顾谓范蠡日:"今十有二月,己巳之日,时加禺中,孤欲以此到国,何如?"例12。越王还于吴,当归而问于范蠡日:"何子言之其合于天?"范蠡日:"此素女之道,一言即合。大王之事,王问为实,金匮》之要在于上下。"【5】2例13。范蠡既去,越王愀然变色,召大夫种曰:"蠡可追乎?"种日:"不及也。"50温州大学?社会科学版(2009)第22王勿复追也。蠡终不还矣。"[51219例14。二十五年,丙午平旦,越王召相国大夫种而问之:"吾闻知人易,自知难。其知相国何如人也?"种日:"哀哉!大王知臣勇也,不知臣仁也;知臣忠也,不知臣信也。臣诚数以损声色,灭淫乐奇说怪论,尽言竭忠,以犯大王,逆心口}};耳,必以获臣非敢爱死不言,言而后死,昔子胥于吴矣夫差之诛也,谓臣日:´狡兔死,良犬烹,敌国灭,谋臣亡。

六爻占卜起卦方法_周易占卜与六壬那个准确_大六壬占卜方法

´范蠡亦有斯言。何大王问犯《玉门之第八,臣见王志也。"种曰:占卜月的季节(月将)为12月,占卜日为戊寅,占卜的时刻为日出,即卯时,l2有青龙,媵蛇,生克关系是时克其日,所求的结果为"所求之事,上下有忧。此岂非天网四张,万物尽伤",很明显这是个凶兆。例和此相同,例10还提到了刑德,其余根据月,日加时推导生克,然后判断吉凶。通过简单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吴越春秋》中的占卜和六壬的占卜方式很相似,而且在课式的释词方面和后代六壬家也有相同之处。如明代陈公献的《大六壬指南》中就有"时克日而用又助之名日天网,有死丧之危"的语句,内容和例10是一致的L1。这似乎可以断定《吴越春秋》中的占卜方式为六壬,但是仍有可以质疑的地方。首先是《吴越春秋》中对占卜的记录常含糊不清,这不由得让人怀疑这些课式的正确性。因此俞正燮在分析例l4的时候说:"《吴越春秋》三月甲戌日,时加鸡鸣占,青龙临酉,云在玉门第九,则河魁加丑,天一在丑临辰,鸡鸣不得用旦治嘉德秋拍预览|《吴越春秋》中的占卜方式及特点,或以子至巳为阳,午至亥为阴,此宋以后说,天一言旦夕昼夜治,不闻以阴阳治,青龙临酉定是误。"【7J352类似的指误在《癸有一处,即"《吴越春秋?夫差内传》´辛亥占七月胜先加时´,《勾践入臣外传》´甲戌占三月河魁加时´,又其言皆夏正,疑着书者意撰,或杨方,皇甫遵,徐天佑等所改"[7]353。

另外,曾指出类似的错误。其次,在分析生克的论证中也和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六壬的一些观点不一致,如上述克辰,所谋皆遂。"[1l】很明显,对于同样一种生克现象,二者的结论却是截然相反。并且从《吴越春秋》所有关于占卜的记录来看,没有六亲的相关内容。而东汉时代的另一部着作《论衡》提到一种类似于《吴越春秋》中的占卜方式,"数宅既以甲乙,五行之家数日亦当以甲乙。甲乙有支干,支干有加时。支干加时,专此者吉,相贼者凶。当其不举也未必加忧(支)辱也。事 曲直,罪法有轻重,上官平心原其狱状,未有支干吉凶之验,而有事理曲直之效,为支干者何以 对此?武王以甲子日战胜,纣以甲子日战负,二家俱期,两军相当,旗帜相望,俱用一 或亡。且甲与子专比,昧爽时加寅,寅与甲乙不相贼,武王终以破纣,何也"【l2Jo3,王充 称之为 "五行之家数日",而不是称为六壬,"数日"也就是卜日。 再来追溯一下六壬的起源,《癸巳类稿?六壬古式考》认为:"六壬之起,道藏谓自黄 帝。"[7]352 这或许是道人的托古,可信度不大,因为占卜中所涉及的功曹,太常等都是汉代开 始设立的官职。 《论衡?解除篇》说:"斋中主神,有十二焉。青龙,白虎列十二位。

"[121m而"六壬家又 有贵人, 塍蛇,朱雀,六合,句陈,青龙,天空,白虎,太常,元武,太阴,天后十二神"[,由此可 刘晓臻:吴越春秋》中的占卜方式及特点51 知汉代已有六壬占卜的12 根据顾颉刚主编的《古史辨》第3册容肇祖的《占卜的源流》中所附《占卜源流 表》来看, 六壬主要流行于六朝至唐这一个时期,在此之前主要表现为洪范五行和春秋纬等 L1。再有隋代的 《五行正义》把六壬作为五行的一部分。由此可以断定,六壬从五行中衍生出来, 在汉代已经初 具雏形,晋代戴洋的时候日趋完善,六朝后期有了其新式的命名"六壬", 《吴越春秋》 中的占卜 方式类似于六壬,但没有充足的证据称其为六壬,它只能是六壬式占卜的初级阶段, 是在汉代谶 纬,阴阳五行影响下的一种占卜方式,它还包括"刑德","孤虚"和"从辰"等多种因素。 前面 提到的《金匮》,《玉门》应该是当时的日书,类似于我们后世流传的黄历。 二,占卜的特点 《吴越春秋》中的占卜很灵验。主人公经常在事情的紧急关头占卜一卦,以便根据 占卜结果 的凶吉指导自己的行动,而事情的发展轨迹却也往往印证占卜时的预言。这和当地 的风俗有着很 大的关联。

在《吴越春秋》前后,许多文献多次记载此地有好鬼神,喜卜筮的迷信传 统。《史记?封 禅书》里面记载:"越人俗鬼,而其祠皆见鬼,数有效。"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会 祭。"【】5J《吴郡志》:"其俗言鬼神,好淫祀,父子或异居,大抵然也。"L16l 袁行霈的《中国文学史》 越春秋》和《越绝书》都以吴越争霸为主要线索,又都是出自吴越文士之手,因此,它们都具有 鲜明的吴越文化的特点。吴越之民重剑轻死,信巫淫祀,这两部历史散文中曲折的 故事情节,荒 幻的神话传说,强烈的复仇意识和崇武尚勇的义侠形象,无不和吴越文化的历史传 统密切相关, 这两部作品是吴越文化的重要载体。"I】7J 作者相信鬼神的存在,受到了吴越地区巫风的影响,但是通过占卜可以看到《吴越 春秋》所 记载的不是纯粹的巫风,如:例 的五行,刑德等术语,例 13"蠡去时,阴画六,阳画三"包含的阴阳意识大六壬占卜方法,这些都带有中原文化 的表征。 另外占卜中曾多处提到"天",如上举例 7。勾践认为范蠡占卜所言和天吻合。另结合 书中的其他 内容,这种人与天交流的意识表现得更为强烈。如: 例l5。禹乃哑然而笑日:"我受命于天,竭力以劳万民。"l5】 例16。

大六壬占卜方法_六爻占卜起卦方法_周易占卜与六壬那个准确

有人生而能言语,其语日"鸟禽呼",咽喋咽喋,指天向禹墓曰:"我是无 余君之苗末。我方修前君祭祀,复我禹墓之祀,为民请命于天,以通鬼神之道。"[】。 例l7。壬生无晖,晖专心守国,不失上天之命。l5ll 这些地方都体现出天与人之间的感觉是相通的。人的活动感动了天,天通过一些异常的行为 对人发出谴告。天与人的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命题。但真正的天人相 通的思想应当 52 温州大学?社会科学版(2009)第22 得自于汉代大儒董仲舒。董仲舒在继承天人合一的基础上,吸收阴阳五行说的天人感应因素,从 而建立起天人感应的思想体系。西汉末年哀,平帝之际,谶纬神学进一步发展和完 善了董仲舒的 这种天人感应体系。他们将天人格化,人天命化,建立起了神学目的论体系。至东汉 章帝白虎观 会议之后,谶纬神学与今文经学结合成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这也就是说,《吴越 春秋》中占 所体现的思想不仅受当地民俗的影响,而且还和当时中原盛行的谶纬神学完善过的天人感应思 想体系有着一定的渊源。《吴越春秋》的作者赵晔是个典型的越人,同时也是一位 着名的儒家知 识分子,在《后汉书?儒林传》中有他的传记。这些决定了他具备上述思想的条件。

占卜得到的结果在占 者心中并不都是不可改变的。这种做法不是从汉代开始,也不是只有 吴越地区才有这种现象,对占 结果的选择性接受在楚国就已经出现过。《左传》中有记载,楚 果是黄河在作祟,昭王认为黄河干涉不到楚国,就没有祭祀黄河。灵王是在继承王位的问题上进 果不吉,灵王对天大骂说,天不给,他会自己争取。"这说明当人们有了疑问时,希望通过占 找到答案,但假如结果与人们的期望不相合时, 人们就会放弃这种结果,或者重新占 b,或者干脆弃而不顾,因此可以说大多数时候 都只是一种 手段和形式。"lJ8J 但是《吴越春秋》中的占b 不是前面所说这样简单的放弃,而是 在他们的理论 当中有一个破解的方法,那就是通过人为的努力来改变天意,占 成为感应天意的一种方式。如 公孙圣为吴王占梦时所说:"愿大王按兵修德,无伐于齐,则可销也。谴下吏太宰豁, 王孙骆解 主要是希望先定越而后图齐,否则才是"天地行殃,祸不久矣,,f51。再如大夫种日:"未可。国 始贫耳,忠臣尚在,天气未见,须俟其时。"I5j】这些内容都说明了人如果能够及时调 整自己的行 为,就能趋吉避凶,充分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提升了人的地位。书中的其它地方 也都有所体 现,如"兴衰在天,存亡系于人"[51;"道出于天,事在于人。

人之所习,无不有神´´[】。这 的完善,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对人主观能动性的充分 肯定,这也正体现了儒家知识分子积极入世的生活态度。 三,结语 通过对《吴越春秋》中占 内容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么几个结论。一是关于作者,身为 越人的赵晔具有较高的汉文化修养,并把汉文化融入到吴越历史的书写中。二是关 于吴越地区的 民俗,两地的居民非常迷信,喜好巫术。三是关于吴越地区的汉化,《吴越春秋》占b 的内容中 包含了很多中原阴阳五行,谶纬等因素,让我们了解到吴越地区并不是我们印象中 的蛮荒之地, 他们有着高度的汉文化修养。这应得益于中原文化对吴越地区的影响。据考古发现, 早在商代时, 吴地的湖熟文化,先民已有较强的中原文化色彩,如使用属于中原器类的鬲,瓤为 炊器,同时期 的马桥文化,吴人又较越人更早接受中原的礼乐,相反,中原礼教在越国的影响则 比较少。文献 和研究证明,吴国文化是在周人的统治阶层接触当地土着文化后的结晶。 参考文献 [1】李彤。《史记》中的占卜者形象【J】。船山学刊,2004,(3):49—50。 【2]顾钦。从《左传》灾异,占 h,战争记载看兵家阴阳思想[J]。上海大学:社会科学 版,2006,(5):146-150 刘晓臻:吴越春秋中的占卜方式及特点53 [3】张小龙, 广西社会科学,2002,(5):195—197。

[4】肖满省。从《左传》,《国语》看春秋卜筮之道与易学关系[D】。福州:福建师范 大学,2007:1-62。 黄仁生。白话吴越春秋[M]。长沙:岳麓书社,1998。[6】孙诒让。札造[M】。济南:齐鲁书社,1989:88。 [7]俞正燮。癸巳类稿【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8]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子部第19 册[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2787。 【9]黄仁生。论吴越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文言长篇历史小说[J]。湖南师范大学: 社会科学版,1994,(3) 83—86。 【1O】胡孚琛,吕锡琛。道学通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480。 [11 15]。【l2】王充。论衡[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13】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3。 [14】顾颉刚。古史辨:第3 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1196。 [15]应劭。风俗通义[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7:267。 [16]范成大。吴郡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1:7。 [17]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1 卷[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85。 [18]顾久幸。楚辞与楚人的占卜术[C】//中国屈原学会。中国楚辞学:第 10 辑。北京: 学苑出版社,2007:29-39。 【19】梁白泉。吴越文化:中国的灵秀与江南水乡【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2。 dYue (,y,Linyi,) :。, , , ory。

&, ´ 。Wecan eb 。 :;;; (编辑:李颖)



创新国学专业的命理易学平台。